
纳木措位于西藏中部,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型湖泊。纳木措的形状像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鹏鸟岛等18个岛。湖的四面建有4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有古尔琼白玛寺,西有多加寺,北有恰妥寺,象征着佛教上所说的愠、怒、权、势。这些寺庙的墙壁上有许多自然形成的佛像,据传纳木措是帝释之女,念青唐拉之母,被善男信女视为必去的神圣之地,从古到今香客不断。
纳木措的湖面像海一样辽阔,玛尼堆连成的轨迹,摇曳的五彩经幡,她圣洁的美让人无法抗拒。在纳木措,无比真实的云彩蔓延在青绿色的湖水上,内心感觉一片宁静。经幡寄托着藏民对于天神的虔诚,飞扬中绘出神圣的美。红色的光芒染上云彩,镜子般的湖泊倒映美景。巨石耸立,像极了千年不动的神灵俯瞰大地。
大家印象:“海一样辽阔的湖面,玛尼堆连成的轨迹,摇曳的五彩经幡,纳木措圣洁的美让人无法抗拒。”
宗教历史
公元十二世纪末,藏传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始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曾到湖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始创羊年环绕纳木灵湖之举。信徒传说,每到羊年,诸佛、菩萨、护法神集会在纳木湖设坛大兴法会,如人此时前往朝拜,转湖念经一次,胜过平时朝礼转湖念经十万次,其福无量。所以每到藏历羊年僧俗信徒不惜长途跋涉,前往转湖。这一活动在四月十五达到高潮。纳木湖畔玛尼堆遍布。如有教徒经过这里,总会投下一颗石子。这个西藏人心目中的圣湖,每年都吸引着西藏当地和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的教徒们迢迢千万里,完成艰辛的旅程,来转湖朝圣,以寻求灵魂的超越。世界海拔最高的湖,远离现代文明的污染,保持着自然原始生态,是朝圣者心目中的圣地。
地理气候
纳木措是中国第二大的咸水湖,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咸水湖。位于西藏中部,湖面海拔4718米。湖的形状近似长方形,东西长70多千米,南北宽30多千米,面积1920多平方千米。湖水最大深度33米,蓄水量768亿立方米。“纳木措”为藏语,而这个湖的蒙古语名称为“腾格里海”,两种名称都是“天湖”之意。
纳木措湖水靠念青唐古拉山的冰雪融化后补给,沿湖有不少大小溪流注入,湖水清澈透明,湖面呈天蓝色,水天相融,浑然一体,闲游湖畔,似有身临仙境之感。该湖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
本地人都是藏族人了。藏族信仰大乘佛教,其吸收了藏族土著信仰苯教的某些仪式和内容,形成具有藏族色彩的“藏传佛教”。藏族对活佛高僧尊为上师,藏语称为喇嘛,故藏传佛教又被称为喇嘛教。藏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藏文的使用加强了藏族与祖国中原地区经济的联系。藏族人民最喜爱白色,因藏区雪山环绕一片银白,地上的羊群和牦牛,以及喝的羊奶、穿的皮袄、戴的毡帽,也都是白色,所以藏民视白色为理想、吉祥、胜利、昌盛的象征。在藏族民间,无论男女老幼,都把酥油茶当作必须的饮料,此外也饮奶。酥油茶和奶茶都用茯茶熬制。茯茶含有维生素和茶碱,可以补充由于食蔬菜少而引起的维生素不足,帮助消化。藏族普遍喜欢饮用青稞制成的青稞酒,在节日或喜庆的日子尤甚。藏族人民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绘画、雕塑、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丰富的文化遗产。
高原反应
纳木措海拔4718米,比拉萨(3650米)高了1000多米,所以在纳木措的高原反应比在拉萨严重得多,务必在拉萨休整几天再去纳木措。扎西半岛是低缓的丘陵,地面是碎石、土地和地衣,小心慢走,防止气喘或滑倒。最好提前服下防治高原反应的药。比如高原康。如在扎西半岛住宿,入睡前不要太过兴奋。如果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的,那氧气瓶也需要带上,小瓶40元,大瓶80元,很多装备店都能买到。
保暖
纳木措的天气变化无常,盛夏也会突然降温下雪下冰雹,到了夜间气温变得很低。如果感冒,一天内就能引起高原肺水肿,危及生命。所以,此行请带上你最厚的衣服,尤其过夜一定要注意保暖。冬季去纳木措更需要带上厚实的衣服,非常的冷。如果没带够衣服的,也别担心,扎西半岛这里也可以方便的租到冲锋衣、羽绒服或军大衣,价格为30-80元/天。
砍价
那根山口照相时注意,把围着你的藏族人的牛羊照进去他可能要找你收钱,你若不给钱,他们可能会动粗;另外,纳木措骑马都是有统一收费价格的,先讲好价再骑,否则可能会漫天要价。
警惕乞讨
湖边有许多小孩会找你伸手要钱,为你牵马、让你拍照都会成为要钱的理由。现在流行的说法是,给他们钱就是在纵容一种不良行为。我们不认同也不反对这种说法,但是,不论你给不给,请对他们和善些,因为,在这海拔5000米圣洁却高寒的湖边,一切生存都是艰难的。
带上手电筒,晚上去上厕所之类事情用得到;当地有很多野狗,手电筒的强光会有帮助。另外,不管夏天还是冬天,最好带上墨镜、太阳帽和防晒油,高原的紫外线很强,冰雪也会非常刺眼。
纳木措吃饭的地方也都集中在扎西岛上,岛上多半是藏族人开的藏餐馆,另外还有一些四川人开的小馆子,藏人做的藏餐如果吃得惯,那也还罢了,否则还是带点干粮,藏人有开水,就着开水吃点干粮。另外还有只是纳木措高山反应比拉萨严重,也没有什么胃口。还有,那里清运垃圾不容易,为了美丽的纳木措的生态,为了减少厨余垃圾的排放,还是不要在那里点很多菜为好。如果在纳木措留宿,早餐可以吃藏人的糌粑,挺好吃的,有点像芝麻糊,2元/碗。而且可以减轻高山反应,推荐。
藏家酸奶
地道的藏家酸奶是美美的一道藏餐。又甜、又香、酸溜溜的,它容易消化,又容易吸收,还有驱杀肠道中腐败菌的作用,一生若不断吃酸奶还可延年益寿,一般的藏式餐馆都有哦~
酥油茶
酥油茶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此种饮料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先将适量酥油放入特制的桶中,佐以食盐,再注入熬煮的浓茶汁,用木柄反复捣拌,使酥油与茶汁溶为一体,呈乳状即成。与藏族毗邻的一些民族,亦有饮用酥油茶的习惯。
藏族喝酥油茶有一定的规矩,一般是边喝边添加,不能...
上面有人参果(角麻)、葡萄干、桃仁等,做成圆形、方形,表面有红丝绿丝的表现吉祥、长寿图案的醍面胚,放入笼屉内蒸熟,宾至可整块献上,或切成片状。
纳木措景区里没有正式宾馆,距离纳木措最近的宾馆是在当雄镇上。景区内只有帐篷和铁皮房间。现在整个西藏房价上涨,在纳木措住宿最便宜的20元/床,条件好点的价格就要贵一些,一般是从30-300元不等。扎西半岛有很多帐篷,专门租给过夜的旅游者住,还有小饭馆。条件当然不会太好,价格也不低。有些自助游的游客会自己带睡袋,但比较不安全,昼夜温差大,晚上比较冷,容易着凉。
去纳木措一般都是从拉萨出发,拉萨距离纳木措约220公里。
坐飞机一般坐到拉萨贡嘎机场,坐大巴到市区后换乘汽车。
拉萨东郊客运站不定时有到纳木措等景区的班车,如果没有,可乘客车先到当雄县,再从当雄包车前往纳木措。
从拉萨直接包车去纳木措更加方便,在拉萨市区的各个旅行社和宾馆,都可以找到关于去纳木措的包车信息。
此外还有自驾、骑行、徒步、跟团等方式。
纳木措景区交通方式主要是步行,或者骑马(牦牛)。
天湖纳木措——“情人的眼泪”。这由浅而深的蓝色,蓝得清澈,蓝得丰润,蓝得迷人,似乎包容了世界上一切的蓝色。这广阔的视野,就连身心都觉得宽广舒适。在这里你可以买到许多跟藏族文化有关的旅行纪念品。
木碗
木碗因其隔热性强,多用于饮茶,在藏区是比较实用的日用品。西藏的木碗种类很多,价格差别极大。一般分为普通型和名贵型。普通型用桐、桦、杜鹃等树根或杂木制成,不加装饰。名贵型选用一种叫“咱”的寄生植物制作,木质黝黑透亮,纹路细如发丝,再加上白银装饰,更显得华丽大方。
唐卡
唐卡是一种线条复杂、色彩丰富、带着浓郁宗教特色的卷轴绘画,大多数唐卡表现的是藏传佛教的主题,也有很少一部分表现其他题材、服务于其他内容。绘制唐卡所用的颜料,取自不透明的矿物及植物,再按比例加上一些动物胶及牛胆汁,所绘就的唐卡即使经过数千年,依然色泽鲜明不退色。
藏刀
藏刀是西藏久负盛名的传统工艺品,历史悠久,风格独特,深受游客喜爱。在藏民的生活中,藏刀也是随身必备之物,它既可用来防身,又可作为食肉的餐具,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特殊的装饰品。一般来说,男式藏刀都比较粗犷,锋利,女式藏刀则较秀气。佩带藏刀不仅从内心会给人一种安全感,还能从外表给人一种威武感,表现出彪悍的民族气质。
冬虫夏草
是一种动植物兼名的名贵药物。它是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幼虫赏的子座与虫体,冬天为虫,夏天为草,下部是虫,上部是草。虫草味甘酸,性平,气香,是良好的强壮补药,有滋肺、补肾等作用。
面具
藏语称面具为“巴”,是从宗教艺术派生出来的一种工艺品,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即宗教面具、藏戏面具和民间歌舞说唱面具。在西藏,每逢重大的宗教节日,各个寺庙都要举行跳神仪式,所用面具有鬼怪、护法神、仙人等。由于地域的差异,用途的不同,西藏面具呈现出多姿多彩、形式各异的特点。
八廓街
纳木措的购物选择很少,离这里最近的就是拉萨的八廓街。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