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sa|“日光之城”拉萨是多少人心灵的家园,在3700多米的海拔上,浓厚的宗教氛围和悠久的历史遗迹让人激动的眩晕。
拉萨在藏文中是“圣地”的意思,为西藏地区政治经济宗教中心。他用湛蓝的天空,清澈的河水,新鲜的空气和暖暖的阳光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纷至沓来。现在的拉萨,不仅是藏传佛教信徒心目中的圣地,也是众多旅行者心中的圣地。
大家印象:“日光之城的拉萨也是朝圣之城,雄伟壮丽的布达拉宫就是藏传佛教在西藏社会中发挥重要功能的重要标志。蓝天白云,雪山高原,湖泊林木,草场原野,处处是高原独有的壮美风景;转经筒,一座座佛寺,一步一拜的虔诚的朝圣者,处处显示出追求精神信仰的民族的灵与肉。”
地理气候
由于海拔高,所以空气稀薄洁净、尘埃和水气含量少、大气透明度高。阳光透过大气层时,太阳辐射能量损失少,所以光照充足、辐射量大。拉萨市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北侧,受下沉气流的影响,全年多晴朗天气,降雨稀少,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高原季风半干旱气候。历史最高气温29.6摄氏度,最低气温零下16.5摄氏度,年平均气温7.4摄氏度。降雨量集中在6、7、8、9月份,年降雨量500毫米左右。全年日照时间3000小时以上,素有“日光城”的美誉。
历史
公元七世纪,当雅鲁藏布江河谷的统治者松赞干布继承他父亲统一西藏的理想,拉萨的地位上升到了一个重要的行政中心。松赞干布将他的首府迁到了拉萨并且在现在布达拉的位置上建造了宫殿。当时还建造了小昭寺和大昭寺来安置松赞干布的妻子带到西藏的佛像嫁妆。
250年后,随着雅鲁藏布江帝国崩塌,佛教在拉萨的寺院中心逐渐复苏。权力中心转移到了萨迦、乃东和接下来的日喀则。拉萨不再是首府,它在西藏的历史中逐渐隐退,直到五世达赖喇嘛(1617-82)在蒙古人的帮助下打败了西藏日喀则王国。
五世达赖喇嘛将他的首府迁到了拉萨。他在松赞干布七世纪的宫殿遗址上建造了布达拉宫。拉萨一直到1642年都是西藏的首府,这个城市的历史名胜大多起源于这个城市发展的第二阶段。
宗教
【藏传佛教】
藏传佛教或藏语系佛教,其本名为“喇嘛教”,通常也称为“密宗”,后因民族政策而改名为“藏传佛教”。在古时,中原人士普遍认为“喇嘛教”并不是佛教的分支,而是一种来自西藏的原始宗教,所称的喇嘛则是巫师的意思。藏传佛教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具有神秘以及原始民族色彩的宗教,其主要分为格鲁派、萨迦派、宁玛派及噶举派等四大主流派别。通过中文解释又被称为“黄派”、“花派”、“红派”及“白派”。从传统的角度看,“天葬”是藏传佛教中最具有藏传佛教特色的一个形式, 天葬风俗与佛教教义非常吻合, 认为行天葬是最高境界的施舍,这是与佛教的发展密不可分的一种藏俗。
【藏獒文化】
西藏出产名犬藏獒的声名是经历了一个从海外回到中国的传播过程。最早记述来自公元1275年,出自马可•波罗的游记,描述的就是山南地区的藏獒。复杂的地缘隔绝加上闭塞的信息传播,使得此记述只被当成传说。在西藏生活的藏族们,他们一年四季都是以放牧为生,世世代代在生活中孕育出了自己的语言文化,他们有着强悍的身体。为了生存,他们没日没夜的与天斗,与地斗,与野兽斗。上天赐给了他们强壮的身体,广阔的草原和牛羊,同样赐给了他们藏獒,这个牧民们生命和财产的保护神。在广阔的西藏,藏族有着属于自己的犬文化,勤劳善良的藏族牧民们从不杀犬。美丽的西藏是犬生存的天堂,它们是藏族同胞们最忠实的朋友。
除藏族外,居住在西藏的还有其他少数的民族。分布在西藏不同的地区,其中有门巴族、珞巴族、蒙古族、回族、怒族、纳西族、独龙族、僜人、夏尔巴人等。而门巴族、珞巴族是居住在中国西藏的古老民族,主要分布在西藏自治区南部。门巴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但方言复杂,无文字。因长期和藏族人民密切交往,多通晓藏语,通用藏文。珞巴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没有文字,基本使用藏文。
高原反应
高原反应为正常生理现象,不必过多担心。去拉萨之前可以提前四天或一周服用高原安之类的缓解高原反应的药物。去之前如果感冒,需要病好之后才可进藏。如果在拉萨出现重感冒千万不能轻心,应尽快去医院输液或吸氧,不及时治疗很容易引起其他严重疾病(肺水肿、浮肿等)。
穿着小贴士
1、如果是春秋季需带保暖的衣服,早晚温差很大。
2、夏季去拉萨除了夏装之外,还需带上长裤长袖以及风衣和毛衣,以抵御夜间的降温。
3、不论是哪个季节去拉萨,都要带上墨镜和防晒装备,包括遮阳帽,防晒霜,润唇膏最好是带防晒功能的。
安全问题
拉萨治安比较好,当地居民和寺院僧侣对待游客都很友善。不过有很少部分假扮穆斯林的人,会强买强卖,欺骗游客,需要多加注意。拉萨街头会有一些乞丐,多数是小孩子和年老妇女,去拉萨之前可以多准备一些零钱和糖果。
温馨提示
1、西藏旅游部门郑重向游客提醒:贴在汽车车门上的“西藏旅游”的标志现已一律作废,而还贴有“西藏旅游”标志的汽车不是旅游部门准许经营的汽车,提醒从樟木口岸和新疆进藏的游客要谨防上当。
2、在高原不要暴饮暴食,以免加重肠胃负担,要多吃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以便更好的适应高原环境。
3、进入布宫的检票口后严禁拍照,小心相机被缴。大昭寺的殿堂里也不要拍照,二楼平台就可以。色拉寺,哲蚌寺的有的殿堂里可以拍照,但要给钱。途中遇僧侣想合照的,事后也最好给点钱以示感谢。
风俗禁忌
藏族是全民信仰佛教的民族,入乡随俗,请务必尊重当地习俗。
1. 献哈达是藏族待客规格最高的一种礼仪,表示对客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敬意。哈达以白色为主,亦有浅蓝色或淡黄色的,一般长约1.5米至2米。最好的是蓝、黄、白、绿、红五彩哈达,用于最高最隆重的仪式如佛事等;
2. 喝酥油茶时,主人倒茶,客人要待主人双手捧到面前时,才能接过来喝;续杯时,客人须用双手把茶碗向前倾出,以表敬意;
3. 行路遇到寺院,玛尼堆,佛塔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往右绕行,苯教寺院相反应逆时针(很少见);不得跨越法器、火盆,经筒和经轮不得逆转;
4. 进寺庙时,忌讳吸烟、摸佛像、翻经书、敲钟鼓。对于喇嘛随身佩带的护身符、念珠等宗教器物,更不得动手抚摸;在寺庙内要肃静,就座时身子要端正,切忌坐活佛的座位;
5. 藏族人一般不吃鱼虾、鸡肉和鸡蛋,不要勉强劝食,不过现在很多藏族人也开始吃了;
6.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头顶。
藏餐中具有代表性的是糌粑、酥油茶、青稞酒、酸奶和藏式包子等等,藏餐以肉食为主,各式牦牛肉的做法你一定不要过错。不过因为烹调简单,很多游客可能会不太习惯。川菜已普及拉萨,即便不习惯吃藏餐也不用太过担心。此外,在拉萨也可以吃到尼泊尔菜、印度菜及西餐。德吉路和北京路上汇集了各地美食,藏餐、川菜、西餐还有不少酒吧。
酥油茶
酥油茶藏族的一种饮料。多作为主食与糌粑一起食用。将砖茶用水煮好,加入酥油(牦牛牛奶中提炼的黄油)。酥油茶具有极高的热量,淳香可口,喝上一口,精神顿爽,有比较浓的奶味,不过确是补充体力的好东西。
糌粑
糌粑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糌粑”是炒面的藏语译音,它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与酥油茶一起搭配,别具一番风味。不过初食糌粑可能会吃不惯,建议酌情少点。
美食当前,一定要有酒相伴。青稞酒,藏语称为“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有高度酒和低度酒之分,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它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而高度青稞酒被人称为“高原茅台酒”。
拉萨住宿比较完善,从星级酒店宾馆、到青年旅社、再到特色家庭客栈,可选择余地很多。住宿区一般集中在拉萨城区和仙足岛,老城区大昭寺、八廓街周围的宾馆、客栈很集中,是很多自助游、背包客的首选。仙足岛靠近拉萨河,新建了许多生态小区的家庭旅馆,喜欢安静的游客会比较喜欢。来拉萨建议住在一些藏式的特色客栈和青年旅舍,能更接地气更深入了解拉萨。
TIP:由于拉萨旅游比较热门,旺季进藏的游客最好能提前预订。
拉萨位于西藏自治区东南部,雅鲁藏布江支流拉萨河北岸。
到达拉萨的方式有很多种哦。虽然飞往拉萨的航线不是很多,但是提前买票的话还是很划算的。
坐火车去拉萨是小编最推荐的方式。不仅价钱合理,还可以欣赏沿途的风景。
到拉萨的大巴车还算多,川藏线的美景可以沿路观赏,想要乘坐大巴来拉萨的旅客要提前制定好线路,预定好车票哦。
自驾来萨拉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哟。
西藏有很多充满了乡土气息与民族风格的手工艺产品,各式的木碗、银碗、竹碗等藏族手工艺传统编织品;也有尼泊尔,印度等国商人批量加工的仿制品,如各种骨雕动物,经过防旧处理的各色“古董”等等。
拉萨的购物,工艺品主要集中在八廓街(八角街),日喀则主要集中在自由市场,里面的商品良莠不齐,主要靠个人的眼力,用心淘可以淘到自己满意的好东西,有各类藏饰、尼泊尔式的首饰、挂件、小工艺品、法器、地毯、挂毯、唐卡等。
像其他旅游城市一样,自然有很多假的或制作粗糙的东西,不需特殊的鉴别,一看就能分辨出来。八角街的东西一般三分之一的价格都可成交,但建议您到八角街旁边的民族旅游工艺品商场,价格较低,东西也大多有保证。
但藏药、虫草、藏红花一般不要在八角街购买,那里基本都是假的,需在西藏藏药厂、拉萨藏药厂或其门市部买,但不还价。
藏红花
藏红花是一味很名贵的藏药,深受广大女性朋友喜爱。藏红花可用于女士的美容保健,藏红花对于老年人的预防保健也有很大功效。藏红花还有其它药用效果,比如抗肿瘤、对肝胆、肾脏的保健治疗作用。由于藏红花药源紧缺,价格昂贵,一些不法药商常常以假乱真,以次充好,市场上伪品甚多。
藏饰
美丽的藏饰天生拥有那片土地赋予的神奇魔力。天然石头、珊瑚、动物骨头、白银是制作藏饰的主要原料,就是这些平实的材料,粗糙的外表却有精致的内涵。细小的花纹、镂刻、镶嵌,都巧妙地形式藏饰的设计风格,并散发出浓烈的古、土味。所有藏饰均是手工完成,好多藏饰是喇嘛在庙里打造出来的,每一件都是与众不同。
八廓街
八廓街引又名八角街,位于拉萨市旧城区,是拉萨著名的转经道和商业中心,较完整地保存了古城的传统面貌和居住方式。八廓街原街道只是单一围绕大昭寺的转经道,藏族人称为“圣路”。现逐渐扩展为围绕大昭寺周围的大片旧式老街区。
可乘5路、6路、15路、17路、18路、 24路在鲁固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