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Egypt)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横跨亚、非两洲,境内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 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尼罗河畔的开罗、卢克索是世界著名的古城,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卢克索神庙、国王谷的陵墓、图坦卡蒙黄金面具、阿布辛贝神庙等,都是举世闻名的历史遗产。除了人文遗产,埃及西部有全世界最大的撒哈拉沙漠,而东部西奈半岛沿岸的红海海域,则被评为全世界最好的十大潜水点之一。 当地语言: 阿拉伯语,电压: 220V , 伊斯兰教为国教,埃及全国90%的人口信仰伊斯兰教。
生活习俗
在生活细节上有如下特点:埃及人对绿色和白色都有很深的感情。一般人都厚爱这两种颜色。有把绿色喻为吉祥之色,把白色视为“快乐”之色的说法。他们对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字也有喜厌之分。一般人都比较喜欢“5”和“7”数。认为“5”数会给人们带来“吉祥”,认为“7”数是个受人崇敬的完整数字。因为“安拉”创造世界用了6天的时间,在第7天休息,所以人们办一些重要的事情总习惯采用“7”数,例如:有很多咒语、祷告要说7遍;朝觐者回来后,第7天请客;婴儿出生后,第7天宴请;还有纪念婚后7日,纪念去世后7日等等。他们有把葱视为真理标志的习惯。他们非常喜爱仙鹤。认为仙鹤是一种吉祥鸟。它美丽又华贵,象征着喜庆和长寿。埃及人宠猫、敬猫如神,并视猫为神圣的精灵。在埃及人的心目中,猫是女神在人间的象征,是幸运的吉祥物,是受人崇敬的国兽。
针是缝衣的工具,几乎是家家必备的日常用品,但在埃及人的心目中却有几分神秘的色彩。每天下午3-5点,埃及人决不买卖针,这已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条不成文的戒律。据传说,每天的这个时间里,有天神下凡赐给人们一些生活必需品,但天神要亲自体察人们各自的境遇。越是富有的人,得到的赏赐会越多;越穷的人,所得的赏赐则越少。而穷人整天总是穿针引线,缝缝补补,为了使穷人得到的赏赐多一些,免于窘困终身,所以人们在这个时候绝不卖针。在这个神话传说的影响下,埃及的一些人甚至连夜晚也不敢做针线活,否则认为会给自己的母亲带来灾祸。农村里有些妇女把借针也看作忌讳之事,在非借不可时,出借人要把针插在面包里递给借针人,借针人也不敢当面用手把针取出来。 针有时也成为一些妇女相互对骂的口头语,如果一个妇女被人骂作针,那她便如同受了奇耻大辱,痛不欲生。如今,针在埃及人的心目中仍有其独特的、传奇般的地位,对针的忌讳也沿袭下来。
埃及人受历史、宗教等因泰的影响,生活习惯也颇为独特。晚餐在日落以后和家人一起共享,在这段时间内,勉强请人家来谈生意是失礼的。按照埃及的商务礼俗,宜随时穿着保守式样西装。拜访须先订约会。埃及人对来访的客人甚表重视(有时说可能只是表面功夫而已),因此,即使依约前来面谈当中,若有不速之客到来时,他们也会简单的迎接。一笔生意洽谈,往往需要很长时间。相反的,他们也经常会以电话不通为借口突然造访(但是,部长、副部长之类的人物则为例外,一定要先约会才行)。在埃及,持用印有阿拉伯文对照之名片,颇有帮助,当地2到3夭内即可印妥。
在埃及从商的人经验丰富,时间观念差,很少依照所约定的时间行事,他们口头上常常挂着“请等5分钟”这句话。埃及人所谓的5分钟,可能就是30分钟也见不到人。若说请等1小时,那么等于要重新约定时间了。但埃及人很勤劳,你若到乡间田园去的话,就可以看到汗流夹背、默默耕耘的农民。据认为,在大地上朴素地生活的那些人,才是埃及人的真正形象,令人深深觉得埃及确实是尼罗河的恩赐。
埃及人(穆斯林皆如此)认为“右比左好”,右是吉祥的,做事要从右手和右脚开始,握手、用餐、递送东西必须用右手,穿衣先穿右袖,穿鞋先穿右脚,进入家门和清真寺先迈右脚。究其原因,穆期林“方便”和做脏活时都用左手,因此左手被认为是不干净的,用左手与他人握手或递东西是极不礼貌的,甚至被视为污辱性的。
旅游信息
埃及旅游必玩建议:
抵达开罗,参观埃及博物馆,尼罗河夜间游船品尝阿拉伯自助大餐、欣赏肚皮舞。
参观吉萨、萨卡拉和孟菲斯,夜里火车去阿斯旺。
抵达阿斯旺,游览菲莱神庙、大坝、方尖碑、努比亚博物馆。
上午参观阿布辛贝神庙,下午坐帆船参观库姆.翁布神庙。
坐车到伊德福,参观荷鲁斯神庙,到达卢克索。
参观卢克索神庙、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博物馆、木乃伊博物馆。
参观西岸地区,主要是帝王,王后谷、女王哈特舍普苏特神庙、贵族墓。
抵达霍尔各答,潜水、玻璃船等。
坐气垫船越过红海到沙姆沙伊赫,下午到达圣Catherine修道院,晚上可爬山,住在当地。
早晨看摩西山日出,下山参观修道院,后去苏伊士或者其他运河城市。
抵达亚历山大,参观希腊罗马博物馆,罗马剧场,庞贝柱,科特贝城堡,蒙塔扎王宫、亚历山大大图书馆、海滩发呆、游电车河。
返回开罗,参观萨拉丁城堡、市内清真寺、水标、纸莎草馆等。
逛街、购物,回国。
饮食习俗
埃及人喜吃甜食,正式宴会或富有家庭正餐的最后一道菜都是上甜食。农村婚礼复杂,场面奢侈,历时可持续30天左右。西部的锡瓦绿洲有奇异的婚俗,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嫁妆为100条袍裙。女子自出生起,家庭就着手为其缝制袍裙。著名甜食有“库纳法”和“盖塔伊夫”。“锦葵汤”、“基食颗”是埃及人日常生活中的最佳食品。“盖麦尔丁”是埃及人在斋月里的必备食品。“蚕豆”是必不可少的一种食品。其制造方法多种多样,制成的食品也花样百出。例如,切烂蚕豆、油炸蚕豆饼、炖蚕豆、干炒蚕豆和生吃青蚕豆等。
埃及人通常以“耶素”为主食,进餐时与“富尔”(煮豆)、“克布奈”(白乳酪)、“摩酪赫亚”(汤类)一并食用。耶素即为不用酵母的平圆形埃及面包,他们喜食羊肉、鸡、鸭、鸡蛋以及豌豆、洋葱、南瓜、茄子、胡萝卜、土豆等。在口味上,一般要求清淡、甜、香、不油腻。串烤全羊是他们的待客佳肴。值得一提的是,很多埃及人还特别爱吃中国川莱。
婚嫁习俗
每一位埃及成年男子到了婚配年龄,首先要向意中人的父亲提亲或者在母系亲属及邻居中择偶。提亲后,男女双方开始商讨女方的陪嫁数额,一般是男方把陪嫁款项的2/3作为聘礼送给女方。然后,在村长的主持下订立婚约。埃及农村的婚礼场面热闹奢侈。迎亲前,男方大摆宴席,并有歌舞相伴,有时宴庆数日。迎亲时,新郎的母亲带领多辆装点漂亮的马车到女方家接新娘,新娘要坐在其中一辆用昂贵克什米尔毛绸、玫瑰花等装饰的花车上。晚餐后,新郎要由乐队引路去清真寺行跪拜礼,最后回到新房,与新娘共饮一杯清泉水,以示同享甘甜幸福。这样的婚礼大约要持续30天左右,耗资约千余埃镑。在埃及西部沙漠的锡瓦绿洲,有独特的婚俗。姑娘8岁定亲,14岁完婚。其间,小伙子要不断地向女方家赠送礼物。新娘头上要编结很多发辫。其一半由娘家梳编,另一半需婆家人来完成。姑娘的嫁妆是100件袍裙。所以,锡瓦人家一有女儿出生,母亲就要开始忙着为其缝制陪嫁的袍裙。
丧葬习俗
在开罗市的东南部,有一座数百年历史的墓地。它本是安葬爱资哈尔大学毕业生及显赫人物的地方。后来,渐渐成为周围地区的公共墓地。人们生前来这里为自己建造死后的住所,于是一栋栋排列整齐的平房纷纷筑起,俨然一座“死者之城”。每逢伊斯兰教的重大节日,死者的亲友都来此聚集,怀念死者,这就是埃及人的独特葬俗。
社交习俗
埃及人的交往礼仪既有民族传统的习俗,又通行西方人的做法,两者皆有,上层人士更倾向于欧美礼仪。埃及人见面时异常热情。一般情况下,见到不太熟悉的人,先致问候的人说全世界穆斯林通行的问候语—“安塞俩目尔来库姆”(直译为“和平降于你”,意为“你好”)。我国穆斯林简称它为“色兰”。如果是老朋友,特别是久别重逢,则拥抱行贴面礼,即用右手扶住对方的左肩,左手搂抱对方腰部,先左后右,各贴一次或多次。而且还会连珠炮似的发出一串问候语:“你好吧?”“你怎么样?”“你近来可好?”“你身体怎样?”等等。
埃及人社交习俗总的特点可以用这样几句话来概括:北非国家埃及人,大多均为穆斯林;教义教规重恪守,文明历史永长存;一般都很爱仙鹤,“5”、“7”数字喜光临;黑、蓝、黄色属忌讳,更为特殊禁说“针”;讨厌当众吐唾沫,赞女窈窕为不纯。
注意事项
1、开罗国际机场美元或欧元兑换埃镑的汇率较低,建议下机后只兑换必须的数量,其余的留到市中心的Exchange Store再兑换。
2、机场大厅有售电话卡,购买当地电话卡,推荐MOBINIL卡,卡费20埃镑,信号好,发短信回国1埃镑/条,打本地电话0.2埃镑/分。
3、在埃及几乎找不到免费的厕所,不论是街边还是景区,所有厕所收费至少1埃镑/人,提供纸巾。
4、埃及的火车无论是晚开还是晚到都很正常,但是汽车通常比较准时。
5、埃及的KFC和麦当劳点餐都要付税,一般是10%,且价格比国内贵,一份汉堡+薯条+可乐的套餐通常在30埃镑。
6、在埃及的餐厅吃饭,尤其是开罗和亚历山大的,都需要付小费,小费多少自己决定,也可以将找零作为小费。
7、开罗的街道上很少有红绿灯,刚到开罗时过马路一定要十分小心,因为车速普遍很快。
8、开罗、亚历山大等大城市的人时间观念还是比较随意的,但像东边的西奈半岛,西边的拜哈里耶绿洲、锡瓦绿洲等地民风依然淳朴,还是非常守时的。
9、即使不是穆斯林,去清真寺参观也尽量选择遮蔽皮肤的衣服,而且务必脱鞋,以示对他人宗教信仰的尊重。
10、女生出门在外常备一条丝巾或围巾用来包裹头发还是比较有帮助的,不论是特殊场合还是暴晒的天气,都能起到一定作用。
11、在开罗打车虽然很多旅行攻略都建议一定要打白色出租车,但是白色出租车用不同的计价模式计价或司机假装听不懂英文故意绕路的情况也不少见,因此无论白车还是黑车,最重要的是上车前准备阿拉伯语的目的地和会用简单的阿语数字砍价。
12、埃及普通民众的英语水平还是不理想的,一本英阿或汉阿手册还是非常必要的。
13、清凉油、圆珠笔、剪纸这种中国特色的小玩意虽然已经在埃及流传多年,但是时至今日仍然好用,有时候送一盒清凉油能帮你砍下不少价。
14、埃及人对与他们长相不同的人种都怀有非常强烈的好奇心,被围观、被搭讪甚至被触碰都不稀奇,一定要抱着一个积极健康的心态去应对埃及人的热情。
15、埃及的路人都是非常友善的,会无偿帮你指路、翻译、讲价,在这里很容易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
16、开罗的金字塔是外国游客最容易上当受骗的地方,这里的骗人手段主要有:以低价骗你骑骆驼,但中途缩短提前说好的时间,或将骆驼牵到无人处不让你下来以索要更多的钱;或者有人说要给你带路或者免费帮你照相,之后索要小费。如果不想被这些困扰,最好的办法是进了金字塔之后谁也不要理,只要坚持自己玩自己的,就不会破财。如果想骑骆驼,一定要人多一点一起去,这样人多势众比较不容易被宰。
17、在卢克索、阿斯旺等旅游城市的出租车司机、马车夫等常使用的骗游客的手段是:低价拉你上车,再拉你进店消费,最后结算车费翻了几番,欺善怕恶!大家千万要小心这些人,要大胆砍价,要够凶!他们占小便宜常用的伎俩就是借口没钱找,所以一定要备好零钱。
18、一个可以在国内或埃及当地办理的ISIC国际学生证(青年证、教师证)在埃及非常好用,几乎所有景点都恩能够享受半价优惠,一路上能省一大笔钱。
19、埃及气候干旱,最好在去游玩前事先在远离景区的地方买好水带,风景区饮料的价格在5-10埃镑左右,而市区1.5升的饮用水水只要2-2.5埃镑。
20、埃及的三宝是水烟、香精和Koshari。街边的茶馆都提供吸水烟服务,一次约5埃镑。香精可在罕哈利利市场买到,一般要价1美元/ml,但实际如果会杀价,可以搞价到2埃镑/ml。开罗和亚历山大有很多专卖Koshari的餐馆,每家都有独特的秘制番茄酱,有时间可以多品尝几家。
地理
埃及跨亚、非两洲,大部分位于非洲东北部,全境大部属海拔100-700米的低高原,红海沿岸和西奈半岛有丘陵山地。西连利比亚,南接苏丹,东临红海并与巴勒斯坦接壤,北濒地中海,东南与约旦、沙特阿拉伯相望,海岸线长2700多千米,全境96%为沙漠。最高峰为凯瑟琳山,海拔2629米,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纵贯南北,注入地中海。
历史
埃及的历史悠久传承,公元前3000年初,埃及互相征伐的各州最终形成了一个统一的国家,上埃及和下埃及服从于一个法老的统治。特殊的地形使埃及难于受到侵袭,也造就了她的长期独立和自足。然而法老时代结束后,埃及臣服于外来的统治者,连续被外族统治竟长达2300年,这些外族包括波斯人、希腊人、罗马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人、奥斯曼土耳其人和大英帝国等。现代埃及国家的独立元勋纳赛尔总统并不夸张地指出,继埃及最后一位法老Nectanebo II于公元前343年被波斯人废黜以来,他是第一位行使主权的埃及本土人士。
埃及的历史可以按不同时段分为八个阶段:古埃及历史;阿契美尼德时期埃及历史;托勒密时期埃及历史;罗马统治时期埃及历史;阿拉伯诸王朝统治时期埃及历史;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统治时期埃及历史;穆罕默德·阿里王朝;埃及现代史。每一个阶段都有很多历史故事发生,在这里不一一赘述。
民族
现代埃及的民族是在不断遭受外敌入侵而产生的民族同化和融合中形成的。阿拉伯人占全国人口的87%以上,聚居于美丽富饶的尼罗河三角洲、尼罗河河谷、苏伊士运河两岸和沙漠绿洲地带。除了阿拉伯人外,科普特人是其最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是真正的古埃及人的后裔,依旧保持着自己的宗教信仰和语言,人口约占全国的11.8%。聚居于埃及南部的努比亚人,是埃及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约有20多万人,占全国人口0.5%。贝都因人是埃及沙漠地带居民的一支,人口约10万,占全国的0.25%。
宗教文化
埃及官方宗教是伊斯兰教,有90%的埃及人信奉伊斯兰教,因此伊斯兰教对埃及文化影响非常大,包括对非伊斯兰教徒(10%的基督教徒)。也因为这个原因,埃及的犯罪率很低。埃及社会非常保守,特别是在对待女人的问题上,女人着装和举止都必须适度。来这里的游客不能传教,在这里传教是违法的。穆斯林每天平均祈祷5次,周五是穆斯林的圣日,一切活动停止。在埃及,周五和周六是周末。
节日
闻风节 每年4月
闻风节是埃及民间节日,它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700年甚至更早,传说是慈善神战胜凶恶神的日子,该节也是埃及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闻风节”又称踏青节。每到闻风节,埃及各大公园和路边的草坪都会成为埃及人庆祝节日的场所。
开斋节 每年8月斋月结束后
开斋节是全球穆斯林庆祝斋月结束的节日,在伊斯兰历闪瓦鲁月的第一天。 开斋节这天,穆斯林一般很早起床,早祈祷后就可以吃一些东西,象征斋月结束。然后出去团拜,互相拥抱问候,恢复朋友和亲友之间的联系。穆斯林在这一天都穿节日衣服,喜气洋洋。开斋节不仅是斋月结束,而且是感谢安拉(真神阿拉)使他们信仰更加坚定,是和平欢乐的节日。
最佳旅游时间
埃及夏季平均气温最高34. 2℃,最低20. 8℃;冬季平均气温最高19. 9℃,最低9. 7℃。如果你想选择一个气温最舒适的时间去旅行,那么冬季的埃及不冷不热是最佳的选择,但是此时是埃及的旅游旺季,各个景点游客很多,同时物价会上涨,旅行开支也会增加。
如果选择夏季去埃及,就要忍受骄阳和酷暑,但是相对的景点游客较少,可以饱览埃及风光,花销也会比冬季旅游低一些。但普通游客一定要避开每年7月中下旬开始的穆斯林斋月,这一个月景点、商场、餐馆开门时间均不固定,容易为旅行造成困扰。
住宿环境
在开罗,宾馆主要集中在市中心解放广场周边,从解放广场中心向四周辐射的道路两侧宾馆林立,完全能满足背包客的需求。如果想住好一点的酒店,可以在解放广场附近的尼罗河沿岸找到四季酒店和希尔顿酒店等。
在亚历山大,住宿主要集中在滨海大道一侧,档次和房型不同价格也差异较大,但是只要从火车站打车到市中心,还是很好找到一间价格实惠的海景房的
在霍尔格达、宰海卜这种红海沿岸的旅游胜地,如果是淡季去玩,用在国内住连锁酒店的价格就能住到有私人海滩和游泳池的海景房。其他热门的旅游城市如卢克索、阿斯旺,宾馆主要集中在城市的主干道和火车站附近。
主要交通方式
在埃及首都开罗,出行相对便利,一般旅客可以选择的交通工具主要有两条地铁线,出租车,小巴车。开罗的公交车和有轨电车一般不会按站台停靠,车门一路敞开供本地乘客跳上跳下也不稀奇,因此除非会讲阿拉伯语或熟知车辆行驶线路,否则不建议乘坐。
亚历山大、霍尔格达、卢克索、阿斯旺等城市没有地铁,但小巴车和出租车也非常便宜。如果去西奈半岛、黑白沙漠等旅游景区,公共交通工具很少,包车会是比较便捷省时的选择。
旅行必备
如果是夏季去埃及,防晒霜、遮阳帽、墨镜等防晒用品多多益善。另外埃及是一个不卖面膜的国家!去埃及一定要自备足够的补水和晒后修复面膜以应对干燥的沙漠气候。
此外服装方面,合身的泳装是必备的,想在红海边的度假胜地找到适合中国人尺寸的泳装是很困难的。另外在开罗、亚历山大等主要城市,不建议穿短裤出门,轻薄又能覆盖皮肤的衣服是对穆斯林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保护。
埃及人非常喜欢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尤其是中国的清凉油,一些景点的门卫甚至会用中文说“清凉油”,所以如果随身携带清凉油或中国剪纸等作为礼品,很有可能在购物或在当地旅行社预订行程时帮你获得较低的价格。
埃及饮食与其国家的社会历史结构一样种类繁复,从最简单的乡村菜肴开始,均受到希腊、黎巴嫩和法国菜的影响。埃及的餐饮场所主要有三类,西餐馆:经营法国菜为主;中东餐馆:经营包括从埃及到利凡特菜(埃及、土耳其、法国及其他国家的混合体)的所有菜肴;一些特色餐馆:经营希腊、中国或仿法老时代的菜肴。埃及的食物十分多样化,因此尝试不同食物也应该是这段冒险旅程的一部分。
莫洛奇亚
莫洛奇亚(Molokhiyya) 是一道绿色的浓汤,是用绿色蔬菜、米饭及大蒜炖成的
富尔及塔米亚
富尔(Fuul)及塔米亚(Ta'amiyya) 可说是非正式的埃及国菜。富尔是用蚕豆制成的,加上油、柠檬、盐、肉、蛋以及洋葱加以调味;塔米亚则是将磨碎的鸡豆,和香料炸成的小丸子。把富尔和塔米亚加上一点蕃茄,用披塔(Pita) 面包夹成三明治就是一道美味的小吃了。
面包(Aish)
这种叫做阿伊施的面包是埃及最重要的主食,无论是高档餐馆还是路边的小店,无处不见它的身影,它是埃及生活的主角,充饥必备佳品。当地人用它来撕开包肉或者沙拉吃,对于中国人来说,这种面包口感略硬,没有味道,似乎在埃及的每一餐总有吃不完的Eish。
烤鸡饭
埃及的烤鸡饭是继Aish之外第二常见的食物。在各大城市和旅游胜地均可以吃到。一般分为单点和套餐,单点是烤鸡配米饭,套餐的话会配有一碗汤,一份沙拉,根据城市不同有时还会配有一听可乐。分量也分为四分之一只,二分之一只等。价格也非常划算,约在20埃镑左右。
卡巴布(Kebab)
卡巴布在埃及也是非常受欢迎的菜肴,在大小餐馆的菜单上都能找到,价格在20埃镑左右。卡巴布的做法是将加了香料的羊肉或牛肉撒上胡椒粉,用铁钎子串好在烤架上烤制。上菜时通常放在盘子里,配着沙拉、米饭或面包等一起吃,虽然形状有一些……奇怪,但是味道还是非常好的,而且非常充饥。
沙拉
埃及的沙拉通常将西红柿、黄瓜、洋葱、青椒等脆的新鲜食材拌入油和醋中,混合成五颜六色的沙拉(如左图),这种叫做东方沙拉,也是最常见的一种沙拉。
还有一种中东特色的沙拉叫做塔博勒沙拉(tabbouleh),由碎的干小麦、荷兰芹、西红柿、芝麻、柠檬、大蒜混合而成。
烤鸽肉(Hamaam)
烤鸽子肉虽然不如鸡肉和羊肉那样常见,但是在一些传统餐馆中还是能找到的。埃及的烤鸽子肉用的鸽子比欧洲要小,通常里面填满了绿麦和米饭,Hamaam肥瘦适度,酥脆可口,味道甚为特别。吃腻了鸡肉和羊肉想换换口味,可以尝尝埃及特色的烤鸽子。
炸鱼饭
炸鱼饭同烤鸡饭一样,都是肉配上饭,饭可以选择白饭或者图上颜色的米饭,小编的经验看,图上的这种黄色的米饭更加入味,是埃及的特色米饭,一定要品尝一下。另外由于埃及是穆斯林国家,全国是吃不到猪肉的,因此,鸡肉、牛羊肉和鱼肉是主要的肉类。炸鱼饭比烤鸡饭略贵,也很常见。
库沙利(Koshari)
库沙利是埃及的平民特色美食,由米饭、通心粉、洋葱、黑扁豆及番茄酱等做成。材料分开烹调,吃时再拌在一起。可根据喜好加入调料醋、蒜、辣酱,炸圆葱和豌豆等。在埃及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库沙利的专卖店。开罗的库沙利,有的全部用米制成,也有一半米一半空心粉制成的,而亚历山大的库沙利则全部用通心...
舍沃玛(Shawerma)
舍沃玛是一种类似于中国的肉夹馍的东西,不过里面的肉从猪肉换成了牛羊肉,外面的烧饼到了埃及也换成了长条状的面包。舍沃玛分大中小份,售价约在10-12埃镑。除了夹肉外,还会夹洋葱或青椒等蔬菜,还可以选择沙拉酱、番茄酱、辣椒酱等作为调味酱料。赶路的时候或者不太饿的下午,路边的餐馆都能找...
鲜榨果汁
埃及的美食中怎能少得了鲜榨果汁!同国内加了水或者加了调味香精的果汁不同,埃及的鲜榨果汁是只加新鲜水果的纯天然果汁。如果碰上地道的果汁店,能亲眼看到店老板把三个大芒果塞进榨汁机里榨出了一杯芒果汁。而且埃及的鲜榨果汁价格低廉,一杯芒果汁大约在4埃镑,味道非常纯正,果肉充足。除芒果汁外...
埃及可说是购物者天堂,开罗的商店多得不计其数,各类百货店、小时装店和集市贸易遍布全城。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纸草、古画、珠宝、 木器、陶瓷、雕刻品,都是值得购买的纪念品。最好的一个市场该属开罗的古老市场,但那里的小偷十分猖獗。
集市贸易
集市贸易比较有特色,一般都位于狭窄的街道中,有各式各样来自于非洲及中亚各地的货物出售,如香料、香水、金银珠宝、驼毛制品等等。另外,在吉萨金字塔区等重要旅游景点,小商贩们无处不在,他们往往会向游客索以高价,买之前一定要砍好价钱,如果不想购买则应坚定而有礼貌地拒绝,可以说“la shukran”。
作为亚非贸易的集散点,开罗是一个货品丰厚的富庶城市,这一点在哈利利市场有集中的表现。哈利利市场直到今天仍保留着浓郁的中世纪气氛,石块铺成的地面古旧而洁净,狭窄的街道两边齐地堆放着水烟袋、纸莎草、瓷器及其他日用品。一些摊主还在摊前摆放了座位可供顾客坐着挑选货物。
商店营业时间
夏天:9:00-13:00 17:00-20:00;冬天:10:00-18:00 9:30-15:30 20:00-22:00。
地址:开罗木伊兹街和木斯克街东北角
促销情况
埃及商业界每年有组织、有计划地举办两次全国性的大促销活动,每次历时一个月,即2月的“冬季大减价”和8月的“夏季大减价”。每次大减价非常有序地进行。凡国营和私营商店均可参与大减价,但必须如实申报计划降价商品的品种与降价幅度。并提供前两个月的商品销售票,以备检查,防止虚假让利。商店降价申请经批准后,即可在店内和橱窗里张贴降价广告。凡未经批准的私自降价视为违法行为。
大减价期间,让利幅度从5%起,直至高达85%。一般耐用商品,如电器、地毯等降幅小,但服装,尤其是过时的陈列品,降幅常常超过50%。大幅度的让利使疲软的市场和日常清冷的商店出现一派热气腾腾的的生机,但买卖仍在平静的气氛中进行,没有大剌叭或声嘶力竭的叫喊,也见不到“托儿”蒙骗顾客。而精明的顾客早在降价前便看准商品,筹划着降价时选购,尤其是大件商品。商店虽然在单件商品上利润减少,但销售量大增,总的利润提高。买卖双方皆大欢喜。
购物时注意事项
在埃及是流行砍价的。不过国营商店和超市场明码标价,无讨价之余地。一般私营商店均可适当砍价。销售工艺品的商店和摊贩,对外国顾客往往漫天要价,砍价幅度甚大。有经验的顾客货比三家,心中有数后再还价,以免上当。埃及商家的服务态度堪称一流,热情、耐心、周到,买卖不成仁义在,绝不会发生欺客的行为。顾客在一阵讨价后,往往问:“最后的价格?”店主则摆出一付老熟人的姿态:“看在你面上,我只要你××。”于是双方拍板成交,有时尚有些还价余地。
香料
埃及各处的市场都可以找到香料,有许多是听都没听过的。
服装
有许多人的行李箱里塞满了一些名牌服饰战利品,因为欧洲设计埃及制造的衣服,价格比欧洲本地及台湾等还便宜许多。
镶嵌木器
镶嵌的珠宝盒和棋盘都是有名的商品,一个小的珠宝盒大约要5埃镑。
餐具
盘子、咖啡壶及其它许多餐具都是不错的礼物,而且价格通常很便宜。
地毯
在埃及到处都可以找到地毯,位于沙卡拉路 (Saqqara Rd.)的地毯学校值得参观。西奈的达哈布 (Dahab) 有许多商店出售贝都因人制作的便宜又色彩缤纷的棉制地毯。
水烟壶
水烟与中东国家总是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似乎想起中东就想起了水烟壶。在埃及很容易买到各种款式、各种型号的水烟壶,另外还有各种水果口味的烟丝。40cm高的价格约40埃镑,1m以上的价格约120埃镑,烟丝的价格为5-8元一盒。带一个埃及的水烟壶和几盒烟丝回家,茶余饭后点上水烟回忆在埃及的美好时光。
阿拉伯风情围巾
来一条阿拉伯风情的头巾,可以用来打扮成波斯王子,也可以扮作当地人。在阳光照射强烈的埃及,一条充满民族风情的围巾可以帮你抵挡阳光的暴晒,也是照相时扮酷的好帮手!当地的围巾不仅便宜,而且花色繁多,质量非常好。一条丝质围巾在淡季大概30-40埃镑就可以买到。
另外买围巾的地方在开罗的罕哈利利市场、宰海卜、霍尔格达等城市卖围巾的商店。
埃及特色饰品
想买最具埃及特色的纪念品带回国,一定要去开罗的罕哈利利市场。这里有多到令你眼花缭乱的纪念品,一定要多逛一逛再下手购买,而且要敢于杀价。聪明的埃及人将充满埃及特色的象形文字、法老权杖、出名的法老、圣甲虫、埃及的各种神明、木乃伊等做成了钥匙链、项链、指甲刀、冰箱贴等各种饰品,让你爱不释手。
纸莎草画
纸莎草画的纸张是由纸莎草制作的。古埃及人很早就学会了用纸莎草造纸。国际学术界有人认为,这种纸比中国发明的造纸术还要早许多年。画的纸张有些发黄,发皱,却柔韧有余,富有弹性,画风古朴、简洁而凝重,充满埃及特色。这种画便是堪称埃及文化瑰宝的纸草画。开罗的罕哈利利市场和一些旅游胜地都可以买到,但一定要学会区分,真正的纸莎草画价格不菲。